跳转至

如何提问(写给学生)

近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比较高,我平时也给大家安排打卡的任务,要在微信上和我保持交流。就这点上,有同学犯了难,就是不知道“问什么”。所以,关于“问什么”“怎么问”,我写一篇文章。

什么是“提问”

我百度了一下,没有发现什么答案。看来不同场景下,提问的定义是不同的。

我们约定,我们现在讨论的提问,是指学习信息学的中小学生,在日常训练时,向指导老师的提问。

提问,就是向老师发问,解决自己解题时遇到的困难。

不是闲聊天,也不是勉强自己非得问上一次。

为什么“提问”重要

在当当网上搜了一下,“提问”这个关键词,就有很多人出书立著,看来这是一个老话题。

我上学的时候,就特别想像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一样,上课可以举手发言,无论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疑问,还是面向老师表现好,也很想举手发言。但,困难就是,总觉得自己的问题,是愚蠢的,是笨的,问了出来,让别人瞧不上。总是有这样的心理负担。

工作之后,在开会的时候,听讲座报告的时候,非常想和专家大咖有一些近距离的交流,非常想提问,但没有质量的提问,我自己也觉得自己很low,难以举手拿起那个麦克风。

在程序员的圈子里,经常有新手小白,向大神提问。大神都是经验丰富的,但面对很多感到“愚蠢低效”的问题时,也一样头疼。提问的智慧(How To Ask Questions The Smart Way)一文最早是由Eric Steven Raymond所撰写,说明了作者所认为一位发问者事前应该要做好什么,而什么又是不该做的。作者认为这样能让问题容易令人理解,而且发问者自己也能学到较多东西。

《提问的智慧》中的提问示范

蠢问题

我可以在哪儿找到关于 Foonly Flurbamatic 的资料?

这种问法无非想得到 STFW 这样的回答。(STFW(Search the fxxking web),就是可以在搜索引擎搜索到的问题)

聪明问题

我用 Google 搜索过 "Foonly Flurbamatic 2600",但是没找到有用的结果。谁知道上哪儿去找对这种设备编程的资料?

这个问题已经 STFW 过了,看起来他真的遇到了麻烦。

蠢问题

我从 foo 项目找来的源码没法编译。它怎么这么烂?

他觉得都是别人的错,这个傲慢自大的提问者。

聪明问题

foo 项目代码在 Nulix 6.2 版下无法编译通过。我读过了 FAQ,但里面没有提到跟 Nulix 有关的问题。这是我编译过程的记录,我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吗?

提问者已经指明了环境,也读过了 FAQ,还列出了错误,并且他没有把问题的责任推到别人头上,他的问题值得被关注。(FAQ是指,常见问题)

蠢问题

我的主机板有问题了,谁来帮我?

某黑客对这类问题的回答通常是:好的,还要帮你拍拍背和换尿布吗?,然后按下删除键。

聪明问题

我在 S2464 主机板上试过了 X 、 Y 和 Z ,但没什么作用,我又试了 A 、 B 和 C 。请注意当我尝试 C 时的奇怪现象。显然 florbish 正在 grommicking,但结果出人意料。通常在 Athlon MP 主机板上引起 grommicking 的原因是什么?有谁知道接下来我该做些什么测试才能找出问题?

这个家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值得去回答他。他表现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坐等天上掉答案。

在最后一个问题中,注意告诉我答案给我启示,指出我还应该做什么诊断工作之间微妙而又重要的区别。

原文摘录:“黑客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拥有丰富知识但缺乏人情味的家伙;我相信他是对的,如果我个乞讨者那样提问,不论我是谁,一定会惹恼某些人或者被他们忽视。他建议我记下这件事,这直接导致了本指南的出现。”

我的提问示范

以上,是《提问的智慧》中的部分示例截取。从中,我们可以借鉴出,该怎么问可以问得更好。

下面,我再举一些学习信息学中的提问示例。

不好的问题

发过去一张用手机拍的图片(甚至不是截图的那种),老师,这代码哪错了?

你应该,把代码提交oj,或者直接发代码给我。这样我可以在电脑上调试运行。从而,可以快速定位问题。如果,你发的是图片,如果是非常简单的程序,那是可以肉眼看出来的。复杂一点的,必须电脑调试才能行。

更好的问题:

你把代码发给我,问我:“老师,我这个代码AC了,你看我写的怎么样,能不能写的更好?”

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提问,尤其是在C++语言学习阶段。我们一个代码,有很多种写法,有初级的,也有高级的,还有神仙级的写法。都能探讨出很多知识。还有,初学者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编码习惯,这些如能在前期解决掉,那么在后面的学习,将会非常顺利。养成了不良的代码习惯,是后期是调整不过来的,或者说调整过来的代价非常高。

近期的打卡分享

我们的打卡任务,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过程。有几个方面的好处:

1、从学生角度,你自己有了一次总结复盘的过程,这是非常不同的,会导致学习结果完全的不同。

2、从家长角度,你可以侧面观察、监督,孩子的学习纪律。

3、从老师角度,我可以了解到你的的学习状态的变化,从而调整对你的指导。

Image

参考

  • https://github.com/ryanhanwu/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blob/main/README-zh_CN.md,提问的智慧
  •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263044,问题的意义和意义的提问
  • https://www.woshipm.com/zhichang/1044455.html,怎样提出一个好问题?5个注意原则,三种提问方式